七月六日立秋怀王北山给事

清时要地重黄门,封事词林共讨论(词林编纂六曹章奏)。
秋色边烽还照耀,西风画角又黄昏。
双星河汉隔钟漏,一叶梧桐飞掖垣。
记得延英去年事,宣豪江砚正承恩(去岁试台省北山试第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立秋时节怀念好友王北山(一位担任"给事中"官职的朋友)而写的。全诗通过今昔对比,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前四句写当下朝廷景象:清明的时代需要重视谏官(黄门指给事中),王北山在翰林院参与讨论奏章。但转眼秋色已至,边境战火未熄,黄昏中传来军营号角声,暗示国家并不太平。

后四句转入回忆与感慨:如今两人如牛郎织女般分隔两地(双星指牛郎织女),只见梧桐叶飘过宫墙。最难忘去年此时,在延英殿考试中,王北山才华出众夺得第一("宣豪江砚"指他挥毫泼墨的文采),正受皇帝赏识。

全诗妙在将立秋的物候变化、国家局势与个人情谊自然融合。通过"秋色边烽""西风画角"的肃杀景象,与"双星河汉"的柔情、"梧桐飞掖"的怅惘形成对比,最后定格在友人春风得意的回忆画面,更凸显此刻的思念之情。诗中"记得"二字尤为动人,让政治抒怀瞬间转为真挚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