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无题(上下平三十首) 其十九

僻性慵朝起,华堂日渐高。
雾轻红踯躅,风落紫樱桃。
想像铺芳褥,回旋堕玉搔。
浅觞宁及醉,团扇不辞劳。
但遣催弦索,那堪把剪刀。
秋思弹一遍,馀煖在檀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慵懒闲适的日常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淡淡的秋日情思。

前四句写早晨赖床:主人公性格孤僻不爱早起,太阳已经高高照进华美的厅堂。窗外薄雾中可见红色的杜鹃花,风吹落了紫色的樱桃。这里用"红踯躅"(杜鹃花)和"紫樱桃"两种鲜艳色彩,在慵懒氛围中点缀出活泼生机。

中间四句写室内活动:想象着铺开芳香的坐垫,发簪在转身时掉落。浅浅喝几杯酒还未醉,手执团扇不嫌摇扇劳累。这些细节展现出一个悠闲自在的贵族生活场景,"堕玉搔"(掉落发簪)这个动作尤其生动,暗示主人公的慵懒随意。

最后四句转入音乐时光:只管叫人拿来琴弦乐器,哪有心思去碰剪刀(指女红)。弹奏一曲秋日思绪,琴身还留着手指的余温。结尾"余暖在檀槽"最是精妙,既写实(弹琴后琴身的温度),又象征(音乐留下的情感余韵),让整首诗在温暖的触感中余韵悠长。

全诗用日常物件(团扇、酒杯、发簪、琴)串联起生活片段,通过色彩(红、紫)、触感(余暖)、动作(落、堕、摇)等多重感官描写,将贵族女子的闲适生活与淡淡秋愁完美融合。最动人的是那种"慵懒中带着情思"的特殊氛围,让人仿佛能看到一个披衣未整的女子,在秋晨的阳光里漫不经心地抚琴自娱的画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