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石斋先生

问俗停车到海湄,羽书那敢论安危。
孤城吹笛思当日,中夜闻鸡岂异时。
北望烽烟萦梦远,东瞻林墅出山迟。
苍生极目堪流涕,何日纶巾一视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黄石斋的一封回信,通过描绘战乱中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问俗停车到海湄,羽书那敢论安危"写作者停车海边了解民情,但战报频传让他不敢妄谈局势安危。这里用"羽书"(古代军事文书)暗示战事紧张。

颔联"孤城吹笛思当日,中夜闻鸡岂异时"用两个典故:一是李陵被困孤城时吹笛思乡,二是祖逖闻鸡起舞立志报国。作者借此表达自己与古人同样的忧国之情。

颈联"北望烽烟萦梦远,东瞻林墅出山迟"写实景:北望战火连天让人魂牵梦萦,东看山林别墅却迟迟不能归隐。这种矛盾心理反映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挣扎。

尾联"苍生极目堪流涕,何日纶巾一视师"直抒胸臆:看到百姓苦难令人落泪,期盼哪天能戴着儒生头巾(象征文人身份)去视察军队,暗示想为国效力却无能为力的苦闷。

全诗以朴素语言道出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既有对战乱的痛心,又有报国无门的无奈。通过今昔对比和虚实相生的写法,让读者感受到那个动荡年代人们共同的心声。诗中"流涕""纶巾"等细节描写尤其动人,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