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作(一作张侃诗)

名尘愧屡拂,世垢思一浣。
急索胫已肿,虚惊背独汗。
窘步裁免跌,高谈卒成谩。
辰去将奈何,磨头髻如弹。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描绘了一个普通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狼狈和无奈。

开头两句"名尘愧屡拂,世垢思一浣"就像在说:我总想擦掉身上的名利灰尘,洗掉世俗的污垢,但怎么也擦不干净。这里用"擦灰尘""洗污垢"这样具体的家务活,比喻人想保持高洁却难以做到的困境。

中间四句简直是一组生动的窘态速写:
- "急索胫已肿":急着找东西却跑得腿都肿了(像我们赶地铁时狂奔的样子)
- "虚惊背独汗":自己吓自己,吓出一身冷汗(像半夜听到怪声时的反应)
- "窘步裁免跌":走路小心翼翼还是差点摔倒(像穿新鞋走冰面的样子)
- "高谈卒成谩":本来想高谈阔论,结果变成胡言乱语(像当众发言突然忘词的尴尬)

最后两句最妙,用"磨头髻如弹"这个画面收尾:时间流逝(辰去),我的发髻像被磨圆的弹珠,暗示人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心酸,就像现代人说"被社会毒打后变得圆滑"。

全诗没有用任何大道理,而是通过系鞋带、冒冷汗、差点摔跤这些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日常窘态,道出了成年人在世俗中挣扎的普遍困境。诗人像在和我们聊天,用幽默自嘲的方式说着严肃的人生感悟,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生活的重量。

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