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并序(序为南岳齐己撰) 其四十七

知身是幻不求名,浮沤出没几时生。
借问云山学道者,此去修行早晚成。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探讨了一个深刻的修行问题——如何看待肉身与修行的关系。

前两句"知身是幻不求名,浮沤出没几时生"用两个生动的比喻:把人的身体比作虚幻的影子,把生命比作水面上转瞬即逝的泡沫。这两个比喻都在说人的肉身是短暂易逝的,不值得过分追求名利。

后两句"借问云山学道者,此去修行早晚成"转向对修行者的提问:那些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中修行的人啊,你们这样修行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得道呢?这里透露出一种对修行成效的思考。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泡沫、幻影这样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让深奥的佛理变得亲切易懂
2.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思考,而不是直接说教
3. 表达了修行既要看破肉身虚幻,又不能急于求成的辩证思想
4. 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又有对修行之路的关切

诗人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修行者既要超脱物欲,又要持之以恒的智慧,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正是其动人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