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沂州吏

多年退罢老公人,手种桑麻数百根。
尽是笔头挼撚得,一枝枝上有冤魂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一位退休老吏的视角,揭露了古代官府文书背后隐藏的血泪真相。

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展现画面:一位离职多年的老公务员,亲手种下几百棵桑麻。看似闲适的田园生活场景,却暗藏玄机——"手种"暗示这些桑麻与他过去的职业密切相关。

后两句突然转折,点破残酷现实:这些桑麻都是靠他当年"笔头挼撚"(写公文时揉搓笔杆的动作)种出来的,每一根枝条都附着冤魂。这里用"桑麻"暗喻官府文书,枝条上的"冤魂"直指那些因不公判决而受害的百姓。

全诗最震撼的是用田园意象反衬官场黑暗:看似普通的桑麻林,实则是用百姓血泪浇灌的"罪证林"。退休老吏种桑麻的行为,既是对过去的忏悔,也成为无声的控诉。诗人通过这种含蓄而深刻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古代底层官吏"一笔判生死"的权力恐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