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韶音洞同徐萧二君

重华昔南狩,乘云苍梧岑。元德被千载,山川渺崇深。

伊谁慕遗迹,号此空江浔。坤灵启虚窦,孤嶂丛篁森。

南风从中来,锵然协韶音。上有孤凤皇,扬采仪青林。

游览值初夜,盘桓剧幽寻。二子兴不浅,高歌五弦唫。

榜舟涉水府,秉烛跻嵚崟。依微历石径,寒露清人襟。

照壁颂古文,虫书黯销沈。感之叹陵谷,浊酒聊共斟。

赋诗亦何谓,祗以昭遐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两位朋友夜游韶音洞的奇妙经历,充满了神话色彩和自然之美的赞叹。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神话开篇:开头借用舜帝南巡的传说("重华"指舜帝),为这次夜游蒙上神秘色彩。山洞像是大地神灵开启的秘境,竹林森森,仿佛还能听到上古的韶乐(传说舜帝时的音乐)。

2. 夜游奇遇:诗人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带我们体验这次探险:
- 环境描写:南风送来如音乐般的声响,山洞石壁上隐约可见远古文字("虫书"指古老难辨的文字)
- 人物活动:三人举着烛火在崎岖山径摸索,露水打湿衣襟,对着石壁诵读古文
- 神奇意象:突然出现的凤凰(象征祥瑞),在青林中展现华美姿态

3. 情感升华:最后转为抒情,三人饮酒赋诗。表面说是为了"昭遐心"(表达高远情怀),实则传递出: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类文字终将消逝,唯有此刻与知己共赏美景的情谊最珍贵。

诗歌魅力在于:
- 现实与传说交融,让普通夜游变得如梦如幻
- "烛光探险"的描写生动有趣,像一场古代版的洞穴探险
- 结尾的感慨不落俗套,不是简单感叹"时光流逝",而是强调"当下共游"的价值

诗中"锵然协韶音"(风声如音乐)、"寒露清人襟"(夜露清凉)等句子,即使今天读来,仍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个神秘而美好的夜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