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郊亭新成赋诗二十三韵

蜀江千里东南倾,峡门横锁千丈鲸。
吴帆蜀楫过如织,府主四海皆弟兄。
城西门前二十里,客去当送来当迎。
藤梢橘刺密无路,短亭四壁荒榛荆。
春风淡沱酌客处,我陪后乘同郊行。
碧油红旆驻沙尾,连宵急雨鼓不鸣。
元戎玉皇香案吏,俯仰茆屋无乃轻。
擘山鞭石相原隰,钉头瓦缝粟缕盈。
伟哉幻书此奇观,丹楹画栋光峥嵘。
山长波迥目力短,空濛宜雨高宜晴。
危岚滴翠染窗户,空江倒影翻檐甍。
天藏地设久相待,更为佳处得佳名。
梁间横陈大手笔,龙蛇飞动鬼神惊。
高斋百篇子美唱,岘山千载羊公情。
试呼小队访新馆,壮游始与盛概并。
披云唤月星斗动,放舟闻鹤天水明。
练光渺渺风力壮,叠鼓西上帆东征。
舳舻冠盖两叹息,欢谣昼乱渔樵声。
元戎故是活国手,山河指顾风尘清。
凄凉三峡小游戏,朴斲丹黝安足程。
明堂梁栋要杞梓,天关一柱须公擎。
纷纷故吏万里外,燕雀行庆大厦成。
赋诗抵掌者谁子,夜郎野老杨咸亨(明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卷一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蜀地江郊亭建成时的壮丽景象和热闹氛围,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之美的赞叹。

开篇用"蜀江千里东南倾"展现长江奔腾的磅礴气势,"峡门横锁千丈鲸"以夸张手法写江面之宽。随后转入热闹场景:江面船只如织,四方宾客往来,主人热情迎送,展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诗中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先写城西荒凉的旧貌("藤梢橘刺密无路"),再突然转到新建的江郊亭。用"碧油红旆"等色彩鲜明的词语描绘亭子华丽的外观,"钉头瓦缝粟缕盈"等细节描写突出建造之精良。

诗人特别擅长写景:"山长波迥目力短"写远景的辽阔,"危岚滴翠染窗户"写近景的秀美,"空江倒影翻檐甍"更是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些画面既有水墨画的意境,又有油画的色彩感。

后半部分转入抒情,通过历史典故(杜甫诗篇、羊公碑)赞美新建的江郊亭将成为新的文化地标。"披云唤月""放舟闻鹤"等句充满浪漫想象,而"欢谣昼乱渔樵声"则洋溢着民间欢乐。

结尾处诗人自报家门("夜郎野老杨咸亨"),以普通人的视角参与这场盛事,使全诗在宏大叙事中保留了一份亲切感。全诗既有对自然壮美的歌颂,也有对人文建设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