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登清微亭

永日留烦暑,斯楼得屡登。
向来知异境,高处若无凭。
远岫生云直,轻风蹙浪层。
试承金掌露,更接玉壶冰。
抵掌宾朋盛,题诗气象增。
望穷遗恨在,我欲醉时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登高避暑的惬意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主题:漫长夏日里,诗人经常登上清微亭躲避酷暑。这里用"永日"和"烦暑"形成对比,突出登高纳凉的愉悦。

中间部分生动描绘了登高所见:远处的山峦直插云霄,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波纹。诗人用"生云直"和"蹙浪层"这样动态的描写,让静止的风景活了起来。随后笔锋一转,写亭中享受的清凉——喝着金杯盛的露水,品尝玉壶装的冰块,这些细节展现了古人的消暑方式。

后四句转向人情之乐:朋友们相聚畅谈,即兴题诗,气氛热烈。但结尾却意外地透出一丝惆怅——虽然登高望远令人心旷神怡,但诗人仍感到些许遗憾,想要在醉意朦胧时继续登高。这种微妙情绪转折,给全诗增添了几分深沉。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又充满朋友相聚的温馨,最后以淡淡的感怀收尾,展现了古人夏日生活的雅趣和复杂心境。

傅察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重孙。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参军、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离不,令下拜,抗辩不屈而死,谥忠肃。事迹见《宋史·忠义本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