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农田里辛勤劳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首先,诗中提到农民在田地里辛苦劳作,肩背晒得通红,汗水浸湿了衣服,但他们依然期盼着秋天的丰收。这种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农民的艰辛和他们对于生活的希望。
接着,诗人反思了社会的不公:农民辛勤劳作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而像诗人这样的官员却享受着丰厚的食物,这让他们感到惭愧。这种对比凸显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处境的深切同情。
诗中还提到,官府催缴赋税并不急切,而普通百姓之间的纠纷却害怕拖延。这反映了官府对待平民的冷漠态度,以及平民在面对权力时的无奈和恐惧。
最后,诗人希望两位官员能够迅速采取行动,改变这种局面,让天降甘霖,农田丰收,粮食满仓。这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期望,也寄托了他对社会公平和农民福祉的美好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艰辛,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期盼和对农民的同理心。它让我们思考如何改善农民的生活,推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陈元晋
宋抚州崇仁人,原本蜀人,字明父。宁宗嘉定四年进士。授雩都尉,迁知福州、融州,累官邕管安抚使。嗜学好义,居官有政声。尝建渔墅书院。为文多愤世嫉俗之言,指陈当时利病极痛切。有《渔墅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