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花 其二

招隐谁招到碧岩,自嫌黄绶映青衫。
月光童子分根柢,金粟如来混圣凡。
胜赏莫辞空百盏,丽酬不记达千函。
竦身便脱尘埃去,径上清虚谢辔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官场、向往隐逸生活的文人形象,充满仙风道骨的气息。

前两句写主人公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招隐"指招人归隐,但谁能真正招他到青翠山岩间隐居呢?"黄绶"是低级官员的黄色绶带,"青衫"是书生衣衫,他嫌弃这身官服束缚了自己。

中间四句用佛教典故表达超脱凡尘的向往。"月光童子"是佛教菩萨,"金粟如来"指维摩诘居士,诗人借这些超凡形象,暗示自己虽在凡间但心向佛门。他说要痛快饮酒赏花(木犀花即桂花),连写千封信也记不清酬答,展现放达不羁的姿态。

最后两句是全诗高潮:他想象自己突然腾空而起,甩开尘世束缚("辔衔"指马具),直奔清净虚空的天界。这个潇洒的结尾,把逃离世俗、追求自由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用桂花香引发遐想,将现实苦闷与宗教解脱结合,既有文人雅趣又充满奇幻色彩,生动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