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瀑布景象,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前两句用比喻手法写瀑布的形态。"谁拖素练千尺长"把瀑布比作一匹拖下来的白绸缎,既写出了瀑布的洁白颜色,又表现出它从高处垂落的动态美。"乃是绝壁飞流浪"点明这"白绸缎"其实是悬崖上飞溅的激流,用"飞"字突出了水势的迅猛。
后两句转到人物活动,让画面更富生机。"上人洗钵坐崖石"写一位僧人在瀑布边的岩石上洗钵,这个细节很有生活气息。"惯闻水乐鸣铿锵"说僧人已经听惯了瀑布发出的音乐般的声音,"铿锵"二字既形容水声清脆,也暗含僧人修行的坚定。
全诗短短四句,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又有人物活动的恬淡,动静结合。最妙的是把瀑布声比作音乐,既写出声音之美,又暗示修行者内心的宁静,说明他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写法,让诗歌既有画面感,又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