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陈侍御梅溪郊外新居二首 其二

海气孤村外,秋声万木间。
名方高洛社,梦不点朝班。
阅世随流水,安身比太山。
傲他轩冕贵,投老遂长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隐居乡野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官场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前两句"海气孤村外,秋声万木间"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乡村图景:远处海雾弥漫,近处秋风吹动树林沙沙作响。这两句通过"孤村"和"万木"的对比,突出了隐居之地的宁静与开阔。

中间四句写主人的品格和选择。"名方高洛社"说他在文人圈中很有声望,"梦不点朝班"却表示他不再向往朝廷官职。"阅世随流水"体现他看透世事的超脱,"安身比太山"则展现他隐居生活的安稳如山。

最后两句"傲他轩冕贵,投老遂长閒"是全诗主旨:主人傲视那些追求高官厚禄的人,选择在晚年享受长久的清闲。这里的"傲"不是骄傲,而是一种不随波逐流的骨气。

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主人生活态度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名利、回归自然的人生智慧。诗人用"流水""太山"等常见意象,让读者很容易联想到生活的流动与安稳,感受到隐居生活的美好。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