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对联是写给晚清名臣曾国藩的挽联,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上联说曾国藩虽是武将宰相,但骨子里是个读书人("师儒")。他既能带兵打仗("武纬"),又能写文章治国("文经"),这样的全才确实配得上名扬天下("大名垂宇宙")。就像现在说的"文武双全"。
下联讲他的治国才能来自自我修养("修省")。他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在东南地区(指他平定太平天国的江浙一带)留下政绩,更给全国树立了榜样。
全联亮点在于:
1. 打破"武将没文化"的刻板印象,展现曾国藩书生带兵的独特形象
2. 用"先忧后乐"把曾国藩比作范仲淹这样的千古名臣
3. "岂惟"二字很妙,意思是"岂止是",强调他的影响远超东南一隅
就像现在给功勋人物写悼词,既说具体功绩(平定太平天国),更突出精神品格(忧国忧民),让读者感受到这不是普通官员,而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