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余为诸生时痛哭当事素餐者若而人通籍后转痛当事误国者若而人甚于若而人也吁祖宗三百年大器遂使獐头鼠目辈一朝堕甑良可痛也良可哭也

朦胧推毂委耑征,无限伤心叹我明。
大老高谋惟避地,将军妙策祇行成。
轻弓短箭来胡马,弃甲投戈走汉兵。
谁使至尊虚拊髀,坐令谈笑失周京。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军事无能的深切痛心和无奈。通过对比自己作为普通百姓时的愤怒和成为官员后的失望,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国家的危机。

首先,作者回忆自己还是普通百姓时,对那些不作为、只顾自己私利的官员感到愤怒和痛心。然而,当他成为官员后,却发现那些误国误民的人更加可恨,甚至比之前那些不作为的官员更加恶劣。这种转变让作者感到无比失望和痛苦,因为明朝三百年来的基业,竟然被这些无能之辈一朝毁掉,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接下来,作者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国家的危机。他提到“朦胧推毂委耑征”,暗示官员们敷衍了事,推卸责任;“大老高谋惟避地”,讽刺那些高官显贵只顾自己逃命,不顾国家安危;“将军妙策祇行成”,则揭露了将领们只会纸上谈兵,实际却毫无作为。

最后,作者通过“轻弓短箭来胡马,弃甲投戈走汉兵”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明朝军队的软弱无能,面对外敌入侵时毫无抵抗之力,甚至弃甲投降。而“谁使至尊虚拊髀,坐令谈笑失周京”则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失望和无奈,认为正是因为皇帝的昏庸无能,才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作者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深刻揭示了明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军事的软弱,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无奈。诗词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张家玉

(1615—1647)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