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蛳颂

此物生在东海西,又无鳞甲又无衣。
虽然不入红罗帐,常与佳人做嘴儿。

现代解析

这首《海蛳颂》描绘了一种生活在东海西部的海洋生物,它没有鳞片和外套,看似平凡无奇。诗人通过这种生物,表达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和情感。

首先,诗中提到“又无鳞甲又无衣”,说明这种海蛳外表并不华丽,甚至显得有些朴素。然而,正是这种朴素,让它显得更加真实和自然。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美丽并不总是需要外表的装饰,有时候,简单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

接着,诗中提到“虽然不入红罗帐”,红罗帐在古代常用来指代富贵人家的华丽居所。诗人用这句话表明,海蛳虽然不生活在那些富丽堂皇的地方,但它依然有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似乎在暗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地位或财富,而在于自身的独特性和存在的意义。

最后一句“常与佳人做嘴儿”则充满了幽默和情趣。这里的“做嘴儿”可以理解为亲吻或亲密接触。诗人通过这种俏皮的表达方式,赋予了海蛳一种浪漫的色彩。它虽然平凡,却能够与佳人相伴,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刻。这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幸福和美好,往往存在于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中。

总的来说,这首《海蛳颂》通过描绘一种普通的海洋生物,传达了一种朴素而深刻的生活哲学:真正的美丽和价值,往往存在于平凡之中;生活中的幸福,也常常来自于那些不起眼的小事。诗人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引导我们去发现和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释道济

释道济(一一四八~一二○九),号湖隐,又号方圆叟,俗姓李,天台临海(今浙江临海市)人。年十八于灵隐寺落发,嗜酒肉,人称济颠。后依净慈长老德辉为记室。宁宗嘉定二年卒(明嘉靖《浙江通志》卷六八、《补续高僧传》卷一九谓卒年七十三)。有《镌峰语录》十卷及《道济诗》,已佚。事见《北涧集》卷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净慈寺志》卷一○有传。道济诗,《续藏经》所收《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实为小说,内容多有伪托,如记道济圆寂后尚有诗寄少林长老等。姑与《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等书所录,合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