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周元吉左司山居三咏·可止亭

金印龙章属市朝,清风明月属渔樵。
世皆蛮触君知止,渠自王公我岂骄。
真个归田何必赋,自家甘隐不缘招。
老夫三径都荒了,松菊虽存已半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用"金印龙章"(象征高官厚禄)和"清风明月"(象征自由生活)作对比,说当官是给俗世打工,而清风明月才是渔夫樵夫(普通人)能享受的。三四句用"蛮触"(比喻争权夺利的小人)和"知止"(懂得适可而止)形成反差,说世人都像蚂蚁打架一样争权夺利,而朋友周元吉却懂得及时抽身。

五六句直接表态:真要归隐田园何必写辞赋表白(暗指陶渊明写《归去来兮辞》),真心想隐居的人不需要别人邀请。最后两句自嘲:我家的小路都荒芜了,虽然松树菊花还在,但已经半枯萎了——暗示自己虽然向往隐居,但现实生活并不完全如意。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金印"对"清风"的视觉化对比,让读者一眼看懂两种生活
2. "蚂蚁打架"的比喻生动讽刺官场争斗
3. 结尾的松菊半凋既有画面感,又暗含人生感慨
4. 语言直白但意味深长,比如"真个归田何必赋"这句,既夸了朋友真性情,又暗含对故作清高者的讽刺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