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过邛崃九折坂
雪嶂参霄,冰苔篆树,山深寂不知春。
谷响云孤,高寒路隔红尘。
回车旧辙今犹昔,上青天、叱驭如闻。
算千秋,通道西南,终属词人。
长卿自有凌云气,纵长门谏猎,未称高文。
谕蜀何功,端宜笔扫千军。
南荒更续骖鸾录,绣弓衣、愁染蛮熏。
待归来,城上芙蓉,红竞秋旻。
谷响云孤,高寒路隔红尘。
回车旧辙今犹昔,上青天、叱驭如闻。
算千秋,通道西南,终属词人。
长卿自有凌云气,纵长门谏猎,未称高文。
谕蜀何功,端宜笔扫千军。
南荒更续骖鸾录,绣弓衣、愁染蛮熏。
待归来,城上芙蓉,红竞秋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高阳台 过邛崃九折坂》描绘了作者在邛崃山九折坂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敬畏和对历史的追忆。
首先,诗词开篇描绘了邛崃山的壮丽景色:山峰高耸入云,好像与天际相接;山间的冰霜覆盖着树木,仿佛给树木刻上了花纹。整个山谷幽深寂静,仿佛与世隔绝,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这里,作者通过“雪嶂参霄”、“冰苔篆树”等意象,展现了山中的冷峻与孤独。
接下来,作者提到“谷响云孤”,进一步强调了山谷的空旷与孤寂。山中的道路高寒险峻,仿佛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作者在行进中,仿佛听到了古代车马的声响,感觉历史与现实在此交汇。他感叹,千百年来,通往西南的道路虽然艰险,但最终还是被文人墨客们征服,成为他们笔下的题材。
然后,作者提到了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相如,他以其卓越的文采和凌云之志闻名于世。作者认为,即使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和《谏猎赋》等作品未能完全展现他的才华,但他的文笔依然横扫千军,无人能敌。这里,作者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文学力量的崇敬。
最后,作者想象自己继续南行,前往荒凉的南方,仿佛在追随古人的足迹。他提到“绣弓衣”,暗示自己或许会在那里留下自己的印记。而当他归来时,看到城上的芙蓉花在秋日中竞相开放,仿佛在迎接他的归来。这里,作者以芙蓉花的盛开,象征着自己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邛崃山的壮丽景色,结合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文学力量的崇敬,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广阔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