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

郊原雨过草萋萋,桑枯阴浓麦穗低。
春色难留人易老,落花风里杜鹃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外的景色,同时暗含人生感慨,语言简单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写景:雨后郊野青草茂盛,桑叶枯萎但树荫浓密,麦穗低垂。这些画面组合起来,呈现暮春时节特有的景象——既有新生(草萋萋),也有衰败(桑枯),还有即将成熟的希望(麦穗低)。

后两句抒情:诗人感叹春天留不住,就像人留不住青春年华。在落花飞舞的春风里,杜鹃鸟的啼叫声更添愁绪。这里用"杜鹃啼"这个传统意象(传说杜鹃啼叫时会吐血,叫声像"不如归去"),悄悄把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融合在一起。

全诗妙在:
1. 用最普通的景物(草、桑、麦、花、鸟)画出完整的暮春图
2. 表面写季节变化,实际说人生短暂
3. 最后的风中落花和杜鹃啼叫,让无形的"愁"变得看得见、听得着
4. 语言像说话一样自然,但每个字都精心安排(比如"阴浓"对应"草萋萋",一枯一荣的对比)

就像我们拍春天照片时,可能会特意选一朵将谢的花来表现"美丽易逝"的感觉,诗人也用这些景物组合,让我们感受到他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