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乌夜啼二首》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战乱年代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充满讽刺与悲悯。
上段通过"饥鸟"起兴,饥饿的乌鸦不肯栖息,雄鸟呼唤雌鸟的叫声充满哀伤,暗示乱世中连动物都不得安宁。紧接着镜头转向人类世界:一边是青楼里醉生梦死的富家子弟,歌舞升平;另一边是深闺中独守空房的妻子,沉默绝望。这种贫富悬殊、苦乐不均的对比,凸显了社会的不公。
下段聚焦战场:将军身经百战却未能建功,只能彻夜数着更漏、听着战鼓。这个细节既表现将军的焦虑无奈,也暗示战争的无休无止。全诗通过"娼楼-幽闺-战场"三个场景的切换,像电影镜头般展现了乱世全景:有人醉生梦死,有人望穿秋水,有人浴血奋战,共同构成一幅残酷的战争浮世绘。
诗歌的魅力在于用简练的画面语言,不动声色地揭露了战争对社会的撕裂。乌鸦的哀鸣、思妇的沉默、将军的叹息,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比直接批判更有震撼力。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