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騣披巾一首
苦暑欲露顶,不谨见客恧。轻巾思缉騣,求工适良俶。
沈虑揆之久,载难逊未熟。岂以庶帽儗,角屋系有幅。
重谓高士饬,方作手三沐。引缕针肖梭,转指往来续。
一转一成缔,玲珑万目属。匀匀布烟华,眇眇绚雾縠。
工云费心思,微酒不能赎。积功月尚半,使我百鸱覆。
著之若无巾,了了顶颅秃。尘漏风飔入,凉得敬亦足。
珍收戒童奴,常畏爪沈触。未效郭漫垫,敢就陶亵漉。
傍诧长仙标,孤坐映修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怕热的人自制头巾的过程,语言幽默生动,充满生活气息。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怕热引发的创意
开头就说"苦暑欲露顶"(热到想秃头),但"不谨见客恧"(又怕光头见客丢人),于是萌生了自己做头巾的想法。这种接地气的开头让人会心一笑,就像现代人说"夏天热到想剃光头,又怕被当变态"一样真实。
2. 手工制作的艰辛
中间详细描写制作过程:"引缕针肖梭"(穿针引线)、"转指往来续"(手指来回穿梭),用"玲珑万目属"形容头巾织得细密。特别有趣的是说自己手艺差——"积功月尚半"(做了半个月)、"百鸱覆"(失败上百次),像极了现代人手作翻车现场。
3. 成品的反差萌
最后戴上头巾的效果很滑稽:"著之若无巾"(戴了像没戴)、"了了顶颅秃"(还是露出秃头)。但作者很满足,觉得"凉得敬亦足"(凉快就行),还像宝贝一样收好,生怕被仆人弄脏。结尾突然升华,把自己比作竹林里的隐士,明明做着滑稽事却要装高雅,这种反差特别可爱。
全诗妙在把一件琐事写得妙趣横生,我们仿佛看见一个怕热的中年人,笨手笨脚做手工,失败多次仍自得其乐。这种对生活小事的幽默观察,比许多刻意追求高雅的诗更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