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鄂舟中(丙午)

万波弄日破霜寒,木落吴天意自宽。
少壮背人如去鸟,江山还我此凭栏。
警传萍醴围初合,灾被淮徐赈已难。
多垒奇荒仍满目,漫寻猿鹤共盘桓。

现代解析

《赴鄂舟中(丙午)》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万波弄日破霜寒”,描绘了江面上波涛汹涌,太阳冲破寒霜的景象,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时局的动荡。第二句“木落吴天意自宽”,写秋天树叶凋落,天空显得更加辽阔,作者借此表达出一种豁达的心境,似乎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从容。

接下来,“少壮背人如去鸟”,用鸟儿飞走比喻年轻时的离去,感叹时光飞逝,青春不再。而“江山还我此凭栏”则表达了作者对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站在江边,心中充满复杂的情绪。

“警传萍醴围初合,灾被淮徐赈已难”这两句写的是社会现实,萍醴(指江西的萍乡和醴陵)被围,淮徐(指淮河和徐州地区)受灾,赈灾困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最后一句“多垒奇荒仍满目,漫寻猿鹤共盘桓”,写到处都是战乱的痕迹和荒凉的景象,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能与猿鹤为伴,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时局动荡、民生疾苦的忧虑。诗中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宽广的胸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