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莲阁

天台有新阁,胜地近塔庙。影浸碧琉璃,沿洄去山峤。

莲生污泥中,白日有明窍。花实相表里,光色互炳曜。

处空不染水,烈火岂其燎。宝藏诸如来,端坐满法要。

青目付上士,不待举花笑。芳香初洞达,宿病已能疗。

净土记珍色,机感愿力召。三时有开发,一本常寂照。

不读智者书,岂知此莲妙。

现代解析

这首《妙莲阁》描绘了一个充满佛法智慧和自然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莲花的纯洁与神圣,以及它带给人们的精神力量。

1. 天台有新阁,胜地近塔庙:这里指的是天台山新建的妙莲阁,靠近佛塔寺庙,是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地方。

2. 影浸碧琉璃,沿洄去山峤:阁影映在清澈的琉璃水面上,仿佛通往山巅的石阶。这里通过比喻和形象描绘,展现了阁影的美丽和深邃。

3. 莲生污泥中,白日有明窍:莲花虽生于污浊的污泥中,却能在阳光下绽放光明的孔窍。这里用莲花象征纯洁和光明,即使生长环境恶劣,也能展现出美丽的本质。

4. 花实相表里,光色互炳曜:莲花花瓣和果实都闪耀着光芒,里面外面都散发着异样的光彩。这描述了莲花内外兼备的美丽。

5. 处空不染水,烈火岂其燎:莲花生长在水中却不受污染,在烈火中也不会被烧毁。这里表现了莲花的纯净和坚韧,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能保持本真。

6. 宝藏诸如来,端坐满法要:宝库中藏有佛祖,佛祖端坐说法。这里形象地描绘了佛祖在佛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展现了佛法的深广。

7. 青目付上士,不待举花笑:佛祖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上等的弟子,不需要举花微笑就能辨识。这里表现了佛法的智慧和高深莫测。

8. 芳香初洞达,宿病已能疗:散发着清新的香气,能够治疗人们心中的旧病。这里用香气比喻佛法的普渡众生之恩,能够治愈人心中的困扰。

9. 净土记珍色,机感愿力召:净土中记录珍贵的色彩,是根据人们的愿望和感应召唤来的。这里表现了净土的美好,以及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愿望的力量。

10. 三时有开发,一本常寂照:无论是春夏秋冬,莲花都能开放,一本心始终光明照耀。这里表现了莲花的恒常和佛法的永恒。

11. 不读智者书,岂知此莲妙:不阅读智慧之人的著作,怎能理解莲花的奥妙。这里强调了学习佛法书籍的重要性,唯有通过学习才能真正理解佛法的深意。

通过这些描绘,诗人展现了莲花的美丽和象征意义,以及佛法的深邃和普渡众生的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