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驯服的虎和笼中的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真实情感的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槛虎纵驯,不使导游”,意思是即使老虎被驯服了,作者也不愿意让它带路。这里的老虎象征着被约束的力量,虽然它已经被驯化,但作者并不想依赖它。这反映了作者不愿被束缚,追求自由的态度。
接下来,“笼禽虽俊,不与论心”,意思是笼中的鸟虽然漂亮,但作者不愿意和它谈心。笼中的鸟象征着被囚禁的美好事物,虽然它外表美丽,但作者并不想与它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体现了作者对真实情感的重视,不愿与虚假或表面的东西为伍。
然后,“吾谁与偕,岸有白鸥”,作者问自己,谁能与我同行呢?答案是岸边的白鸥。白鸥象征着自由和纯净,作者选择与白鸥为伴,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纯洁的向往。
最后,“吾谁款曲,案有素琴”,作者问自己,谁能与我倾诉心事呢?答案是桌上的素琴。素琴象征着简单和真实,作者选择与素琴对话,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和真实情感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驯服的虎和笼中的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真实情感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作者不愿被束缚,追求自由,重视真实的情感,选择与白鸥和素琴为伴,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