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颜修来小照
嵚崎磊落颜司勋,我曹十子子不群。
子才上上我下下,千夫握龊徒纷纷。
叶林汪王宋曹谢,众妙固无莸与薰。
钟镛不作瓦缶响,弹压百怪须雄文。
子诗富强似晋楚,邾莒割据难平分。
巧匠山骨驾韩愈,摇笔白练追羊欣。
谁为写图坐怪石,黑髭红颊如微醺。
大腹便便脱巾袜,溪声湍激耳有闻。
松树铁皮秃其顶,荦确山路通江濆。
鬅髺奴子抱琴立,蒲桃古锦盛桐君。
弹到履霜第二段,起搜汲冢兼皇坟。
自夏徂秋秦淮岸,风亭月观花氛氲。
杜牧痴狂爱小妓,人家席上呼紫云。
翻怪此图太寂寞,何不并绘双红裙。
我返句曲只百里,茅冈起伏随斜曛。
短衣快马猎雉兔,鞲鹰在臂重十斤。
箕帚官廨待晨夕,燎毛燔肉烹青芹。
年来行役江南北,鬓须衰白劳骨筋。
京口渡船一相送,三山经眼心殷勤。
子入春明直岁杪,郊庙金薤天葩芬。
寄语数子各努力,词场跋扈同张军(弹压百怪用庐陵句)。
子才上上我下下,千夫握龊徒纷纷。
叶林汪王宋曹谢,众妙固无莸与薰。
钟镛不作瓦缶响,弹压百怪须雄文。
子诗富强似晋楚,邾莒割据难平分。
巧匠山骨驾韩愈,摇笔白练追羊欣。
谁为写图坐怪石,黑髭红颊如微醺。
大腹便便脱巾袜,溪声湍激耳有闻。
松树铁皮秃其顶,荦确山路通江濆。
鬅髺奴子抱琴立,蒲桃古锦盛桐君。
弹到履霜第二段,起搜汲冢兼皇坟。
自夏徂秋秦淮岸,风亭月观花氛氲。
杜牧痴狂爱小妓,人家席上呼紫云。
翻怪此图太寂寞,何不并绘双红裙。
我返句曲只百里,茅冈起伏随斜曛。
短衣快马猎雉兔,鞲鹰在臂重十斤。
箕帚官廨待晨夕,燎毛燔肉烹青芹。
年来行役江南北,鬓须衰白劳骨筋。
京口渡船一相送,三山经眼心殷勤。
子入春明直岁杪,郊庙金薤天葩芬。
寄语数子各努力,词场跋扈同张军(弹压百怪用庐陵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写给好友颜修来的画像题诗,用幽默豪放的笔调赞美了颜修来的才华和个性,同时穿插了诗人自己的生活感慨。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夸朋友与众不同
开头就说颜修来(颜司勋)是个性格独特、才华横溢的人,在朋友圈子里格外突出。诗人自嘲说自己的才华只能算"下下",而颜修来是"上上",像春秋时期的强国晋楚,自己只是小国邾莒,幽默地突出了朋友的优秀。
2. 描写画像细节
中间部分生动描绘了画像内容:颜修来坐在怪石上,脸颊微红像喝了酒,挺着大肚子光脚脱袜,背景有溪流松树。特别有趣的是画里还有个头发乱蓬蓬的仆人抱着古琴,诗人调侃说"弹琴弹到一半突然想研究古籍",显得画面很有生活气息。
3. 调侃画像太单调
诗人开玩笑说画像太"寂寞",建议应该画上两个穿红裙的歌女陪衬,还提到唐代杜牧爱看歌女紫云的典故,显得朋友间关系亲密,可以随意开玩笑。
4. 对比两人生活
后半段写诗人自己的田园生活:穿着短衣骑马打猎,带着十几斤重的猎鹰,在衙门烧火做饭。但这些年南北奔波,头发都白了,和颜修来在京城参与国家大事的体面生活形成对比。
5. 结尾勉励
最后用"词场跋扈"(在文坛上大显身手)鼓励朋友们努力创作,就像带兵打仗一样在文坛闯出名堂。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烧烤、打猎等生活化比喻让诗歌接地气
- 朋友间互相调侃的幽默感(比如比作大国小国、说画像该加歌女)
- 通过画像描写和现实对比,展现真挚友情
- 豪放的语言风格(如"大腹便便""燎毛燔肉")让人物形象鲜活
诗人用轻松诙谐的方式,既赞美了朋友的才华,又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回归到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展现了文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