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惬意的读书人生活场景,语言清新自然,像一幅水墨画。
前两句用"水绕舍""花发墙"勾勒出书屋环境:溪水像绸带一样环绕房舍,墙边花朵开得热闹。两个"团溪"的重复使用,既点明地点,又让画面产生回环的美感,仿佛能听到溪水流动的声音。
后两句展现人物状态:先生辞官回乡后,每天在溪边小楼专心写书。一个"便"字透露出远离官场后的自在,"日坐"则表现出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最妙的是"溪上楼"这个画面——人坐在楼上,楼下溪水流淌,既安静又充满生机。
全诗通过"水、花、书、楼"四个元素,用短短28个字就营造出文人理想中的精神家园:有自然美景相伴,能专心做学问。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情趣,正是中国传统文人向往的境界。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