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砚

淙淙瀑布泉,濯濯刷丝石。
坐令黟川漆,涨作梁州黑。
以涅定不缁,欲玄终尚白。
适与吾道同,持归试新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涤砚场景,通过日常小事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四句像一组特写镜头:瀑布泉水哗哗流淌,诗人用这清水反复刷洗布满墨痕的砚台。原本产自黟县的黑漆砚台,被墨汁染得像梁州黑土一样乌黑。这里用"黟川漆"和"梁州黑"两个颜色比喻,把洗砚过程写得充满画面感。

后四句转入哲理思考:诗人发现砚台就像人的品格——真正纯净的东西(以涅定不缁)不会被污染,就像黑色砚台再怎么洗也保持本色;而追求玄妙境界(欲玄终尚白)反而要保持纯真初心。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这个发现与我的处世之道不谋而合,洗净的砚台正好用来研磨新墨,象征保持本心才能书写新篇章。

全诗妙在把洗砚这个日常动作,升华成关于坚守本心的哲学思考。就像砚台染墨后依然能洗净重现本质,诗人也在提醒我们:在这个复杂世界里,最珍贵的永远是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本真。

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