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荒凉的田园景象,传递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淡淡哀愁。
前两句"疏雨斑斑洒叶舟,前山唤客作清游"像电影镜头般展开:稀疏的雨点打在树叶和小船上,远处青山仿佛在邀请行人来场清幽的郊游。这里用"斑斑"形容雨滴,既写实又带着韵律美,"唤客"二字让静止的山水有了灵性。
后两句"芳华消歇春归后,野草荒田一片愁"笔锋一转:繁花凋谢春天离去后,只剩野草丛生的荒芜田地,看着让人心生愁绪。诗人用"芳华消歇"与"野草荒田"形成强烈对比,就像把青春逝去后的人生况味,投射在这片荒芜的田野上。
全诗妙在把自然景象和人生感悟完美融合。雨中山水的清幽与春去田荒的萧瑟,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着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没有直接说愁,但通过野草荒田的画面,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份挥之不去的惆怅,就像我们偶然路过某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突然涌上心头的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莫崙
莫崙,字子山,号两山,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寓丹徒(今镇江)。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入元不仕。事见清光绪《丹徒县志》卷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