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日长不自觉,日短令人伤。
君不见望后月又不见霜中蕊,清光纵好魄巳亏。
芳心欲动根先死,少年不知老可悲,衰老却忆少年时。

现代解析

这首《短歌行》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人用"来日苦短,去日苦长"开篇,像在和我们聊天:未来的日子总觉得不够用,而过去的日子却显得特别漫长。这种时间感知的错位很真实——快乐时光总是过得快,而等待和回忆却显得特别漫长。

中间用月亮和霜中花作比喻:满月虽美但已经开始缺损,霜中花蕾还没绽放就可能冻死。这两个意象特别生动,月亮代表圆满易逝,霜中花象征生命脆弱,都在说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

最后两句直击人心:年轻时不懂衰老的悲哀,等老了又怀念青春。这就像现代人常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诗人说得更有人情味——不是简单说教,而是表达了一种人生轮回的无奈:每个阶段都有其遗憾,人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位智慧老者在炉边谈心,用日常所见之物(月亮、花朵)来讲人生道理。它提醒我们:生命短暂,要活在当下;青春易逝,需及时珍惜。这种对时间的焦虑和对生命的思考,古今相通,读来特别能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