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孝子在父母墓前守孝的悲伤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打动读者。
前两句用"夜里的杜鹃啼叫"和"月光下孤独的身影来回走动"两个画面,营造出凄凉寂静的氛围。杜鹃的叫声本就哀伤,加上夜晚和孤影,更凸显孝子内心的孤独与悲痛。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孝子的哀伤:树叶落了三次(暗示守孝三年),愁苦让肠子都像断了无数次;眼泪多得像黄色的雨水打湿衣裳,望着天上的白云也感到哀伤。这里用夸张手法(断九回肠、泪如雨)表现悲痛之深,连自然景物(落叶、白云)都染上哀伤色彩。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从古至今这种丧亲之痛都难以释怀,忧愁总是萦绕心头。诗人由个人情感联想到人类共通的哀思,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悲伤的永恒性。
全诗妙在用具体景象(鹃啼、孤影、落叶、泪雨)表达抽象情感,让读者能通过画面感受到孝子的哀思。语言朴素但情感浓烈,容易引发人们对生死离别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