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宫内繁花似锦的景象,暗喻妃嫔争宠的现实。
前两句用大白话讲:皇宫里到处锁着名贵花朵(暗指妃子们),华丽的帷帐一层层围绕着她们。这里用"锁"字很妙,既说花被圈养,也暗示妃子们失去自由。
后两句是重点:皇上的恩宠就像春天的阳光,看起来人人有份,但实际上只有像牡丹这样最艳丽的花(比喻最得宠的妃子)才能独占风光。诗人用"斟酌"这个词很生动,把君恩比作需要"掂量着分配"的东西,暗示君心难测。
全诗最精彩的是用赏花来比喻后宫争宠:
1. 表面写花,实际写人
2. "独繁华"三个字道破宫斗的残酷真相
3. 把抽象的君恩比作具体的春色,特别形象
这种写法既保留了诗歌的美感,又让读者一眼看透深宫里的生存法则——再美的环境,也掩盖不了残酷的竞争本质。
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