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曾端伯户部初春遣兴

春风入手几番雨,酝酿春愁推不去。琳馆道人初未忙,被底掀髯听粥鼓。

那知春色到桃溪,千树开花人掩扉。路傍垂柳已如许,青眼招春春不违。

晓来东郊信两脚,折屐冲泥尚供著。枝间啼鸟劝提壶,君省此声何处恶。

平生广平心石坚,未暇徐庾誇清妍。句中试下一转语,突过翰林诗百篇。

龙钟似我岂宜说,不独诗穷官亦拙。向来一错铸不成,底用辛勤六州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语言生动,情感细腻。

开头写春风带来几场春雨,春愁也随之而来,挥之不去。诗人用"酝酿"形容春愁的积累,显得愁绪更加浓郁。接着写琳馆道人不慌不忙,躺在被窝里听粥鼓声,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然后笔锋一转,写春色已到桃溪,千树开花,人们却关着门。路边的垂柳已经绿意盎然,似乎在用"青眼"招引春天。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柳树写得很有灵性。

后面写清晨去东郊,踩着泥泞的路,听到枝头鸟鸣,仿佛在劝人饮酒。诗人感叹自己像石头一样坚定的心志,没空像徐庾那样追求清雅。他认为只要在诗句中稍作变化,就能超过翰林院的百篇诗作。

最后诗人自嘲老态龙钟,不仅诗才有限,做官也不够圆滑。用"一错铸不成"比喻人生难以重来,暗示对过往的遗憾。

全诗通过描绘春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语言朴实自然,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