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四章与张培基 其二
往古且弗道,与子论近流。
施王树坛坫,其实皆俳优。
后来草窃辈,乃有袁赵俦。
譬如东迁降,于时为春秋。
岂真王道微,竟无鲁与邹。
单弱不能振,群雄视为雠。
日月在人心,当于万古求。
奈何舍庄步,局体甘梏囚。
施王树坛坫,其实皆俳优。
后来草窃辈,乃有袁赵俦。
譬如东迁降,于时为春秋。
岂真王道微,竟无鲁与邹。
单弱不能振,群雄视为雠。
日月在人心,当于万古求。
奈何舍庄步,局体甘梏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当时诗坛风气的批评,用大白话来解读就是:
前两句说"咱们不谈古代,就聊聊现在的诗坛"。接着点名批评了施闰章、王士禛等当红诗人,说他们表面上在诗坛称王称霸,其实写的都是些花架子("俳优"指戏子,暗讽他们的诗像演戏一样浮夸)。
后面又提到袁枚、赵翼这帮人,说他们像春秋战国时的诸侯混战——表面上热闹,其实是因为周王室(比喻正统诗歌传统)衰落了。但作者坚信真正的诗歌精神("日月")永远在人们心中,只是需要从历史长河中寻找。
最后两句最犀利:批评当时的诗人自己放弃了正统("庄步"),甘愿被条条框框束缚("梏囚"),就像戴着镣铐跳舞。
全诗用历史典故做比喻,把当时诗坛比作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既骂了跟风模仿的诗人像戏子,又讽刺创新派像乱世诸侯,核心观点是:好诗应该回归本真,而不是追求表面热闹。这种借古讽今的写法,让批评既含蓄又有力。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