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明复铁老君观
放辔逍遥物外情,登真一境照人清。
巍然道德玄元像,传得胚浑太古精。
造化工夫应默运,神仙仪相自随成。
江山地胜空遗迹,圣智长存即久生。
寂寞黄冠犹好事,微茫丹灶不知名。
淮南英胄来瞻仰,骤起清风化蜀氓。
巍然道德玄元像,传得胚浑太古精。
造化工夫应默运,神仙仪相自随成。
江山地胜空遗迹,圣智长存即久生。
寂寞黄冠犹好事,微茫丹灶不知名。
淮南英胄来瞻仰,骤起清风化蜀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追寻道家仙境的画面,充满对自然与神仙境界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诗人放下世俗束缚,骑马漫游,感受逍遥自在的乐趣,登上仙境般的地方,眼前一片清朗。这里的“登真”指达到道家所说的纯真境界,暗示诗人追求精神上的超脱。
接下来四句赞美道观中的老君像(老子雕像),说它巍然屹立,展现了远古的智慧与精妙。诗人认为,这样的造物是天地自然孕育的,神仙的仪态也是顺应自然而成,暗含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
随后两句转向对历史的感慨:江山虽美,但前人的遗迹已渐渐消逝,唯有圣人的智慧长存。这里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强调精神传承的重要性。
最后四句写现实场景:道观里的道士(黄冠)虽寂寞却依然虔诚,炼丹的炉灶虽已模糊不清,但仍有淮南的贵族(英胄)前来瞻仰。清风吹拂,仿佛能感化蜀地的百姓,暗示道家的精神力量仍在影响世人。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历史与宗教情怀,既有对仙境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思考,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深远。
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