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子房英特人,易老穷根柢。
纵横出妙用,万变不离体。
当其报秦时,家难不顾弟。
挥槌捣祖龙,结客自燕蓟。
天地为震动,此身一稊米。
秦亡志虽酬,韩破颜仍泚。
来谒龙准公,投机类天启。
中原纷战争,两强力难抵。
雍容谈笑间,国耻竟刷洗。
旧君有反服,臣子获尽礼。
雄心就敛退,勋业犹唾涕。
仙人在何许,高步凌北济。
壑(旧抄本作餐)松作糗粮,煮石当酒醴。
千载邈高风,仰望首重稽。

现代解析

这首《古意》用豪迈的笔调讲述了一个传奇人物("子房"指张良)的跌宕人生,全诗像一部浓缩的英雄史诗,充满戏剧张力。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孤胆复仇篇(前8句)
写张良年轻时散尽家财、不顾亲人安危,用铁锤刺杀秦始皇("祖龙")的壮举。这里用"一稊米"(一粒小米)比喻个人在天地间的渺小,却制造了"震动天地"的效果,凸显了"小人物撼动历史"的震撼感。

2. 智谋救国篇(中间10句)
描述张良辅佐刘邦的智慧:在楚汉相争的乱局中,他谈笑间化解国耻(指鸿门宴等事件),既保全旧主尊严("反服"指重新臣服),又助新主建立功业。但功成名就后他却把荣誉视如"唾涕",这种反差展现了真正的英雄气度。

3. 仙人超脱篇(最后6句)
笔锋一转,写晚年张良隐居修仙的飘逸生活:吃松籽当饭,煮石头当酒(夸张写法)。最后"千载邈高风"四句,如同电影结尾的仰拍镜头,让人遥望这位兼具侠客血性、谋士智慧与仙人气质的传奇人物。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种形象的碰撞:热血刺客+沉稳军师+逍遥仙人,在短短24句里完成多重身份转换。诗人用"捣祖龙""唾涕""煮石"等鲜活比喻,让历史人物跃然纸上。最后留下的不是功名,而是穿越千年的精神高度,就像松风流水般令人神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