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袁宏道评曰:率直沈快得杜之微) 其六

昨冬不寐苦夜永,此月新弦喜昼长。
柳色未黄寒食过,槐芽初绿冷淘香。
西池蝌蚪愁将动,北地鞦韆影不忘。
描写姬姜三百句,白鱼尽饱小巾箱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首联“昨冬不寐苦夜永,此月新弦喜昼长”,对比了冬天的长夜难熬和春天白昼变长的喜悦。冬天夜晚漫长,让人难以入眠,而到了春天,白昼逐渐变长,让人心情愉悦。这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展现了诗人从苦闷到欣喜的情绪转变。

颔联“柳色未黄寒食过,槐芽初绿冷淘香”,描写了初春的景象。柳树还未完全变绿,寒食节已经过去,槐树的嫩芽刚刚萌发,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香气。这两句通过细微的自然变化,传递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颈联“西池蝌蚪愁将动,北地鞦韆影不忘”,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池塘里的蝌蚪即将游动,北方的秋千影子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蝌蚪的游动象征着春天的活力,而秋千的影子则唤起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这两句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往事的回忆,情感丰富。

尾联“描写姬姜三百句,白鱼尽饱小巾箱”,诗人通过描写姬姜(古代美女)的句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白鱼吃饱了,小巾箱(指诗稿)也装满了诗句。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创作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起伏。诗人通过对季节、自然、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诗意。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