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东楼

秋城佳节共登台,楼阁萧森万壑哀。
野岸帆樯天际迥,夕阳烟树楚江来。
凭高不落青山帽,览胜遥怜紫菊杯。
笑倚天涯岁已暮⑴,陆沈人事不须催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作者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首句“秋城佳节共登台”,说明诗人在秋天的一个节日里,和大家一起登上了高台。这里提到的“佳节”指的是重阳节,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登高、赏菊等习俗相关的节日。

接下来的两句“楼阁萧森万壑哀,野岸帆樯天际迥”,描绘了诗人登临的景象。楼阁高耸,树木苍翠,山谷中也显得格外寂静,仿佛连大自然也在为这个时节添上几分悲凉。远处的江面上,船只点点,延伸到天边,给人一种空旷辽远的感觉。

“夕阳烟树楚江来”,进一步描绘傍晚的景色,夕阳下的树木和江面的雾气,增添了画面的诗情画意。

“凭高不落青山帽,览胜遥怜紫菊杯”,这两句写诗人情绪的变化。虽然登上高处,但仍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就像不落帽的故事暗示了时光匆匆。诗人还用赏菊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毕竟重阳节有赏菊的传统。

最后一句“笑倚天涯岁已暮,陆沈人事不须催”,这里传达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坦然和超脱。虽然时光已晚,但诗人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甚至觉得世间琐事不需要过于急迫。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面对岁月变迁时的平静心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