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夜雨西风起兴,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道出了人生易老、理想难成的感慨,最终落脚于"及时调整、为时未晚"的积极态度。
前四句用风雨摧折庭树比喻岁月无情:秋夜风雨交加,树叶沙沙作响,就像青春黑发不知不觉间已变得花白。这里用"青鬓忽已素"的突然感,强调时光流逝之快。
中间四句用两个鲜明比喻自嘲能力有限:说自己像钝刀宰牛般力不从心,像骑瘸驴赶路般步履维艰。明明本事平平(所操莽无奇),却还固执己见(自好徒自误),结果耽误了自己。
最后四句笔锋一转,提出解决方案:要像更换琴弦调新曲、改变步伐走新路那样及时调整。就算到了桑榆暮年(太阳将落时分),只要肯改变就还能有所成就,不必抱怨为时已晚。
全诗妙在三个生活化比喻:钝刀割肉、瘸驴赶路、老树逢秋,把中年危机写得真切可感。而"改弦""易步"的比喻又给出明确出路,让全诗在自省中透着昂扬,很容易引发普通人面对人生瓶颈时的共鸣。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