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谭(汉)画山水送谭七舍人兄三首 其二 (庚戌)

大漠霜流碛草枯,郫筒芦酒急须沽。
云中西去黄河曲,未必山川似画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图,充满苍凉豪迈的气息。

前两句"大漠霜流碛草枯,郫筒芦酒急须沽":写大漠上寒霜覆盖,沙石间的野草都已枯萎。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急切地想喝上一壶郫筒酒(一种四川名酒)或芦酒(用芦苇酿的酒)。这两句通过"枯草""寒霜"等意象,突出了边塞的荒凉,而"急须沽"又展现了戍边将士借酒御寒、借酒抒怀的豪情。

后两句"云中西去黄河曲,未必山川似画图":写诗人遥望云中(今山西大同)以西的黄河弯曲处,感叹真实的边塞山川,未必像画中那般美好。这里用"画图"作对比,暗示边塞生活的艰苦远超文人雅士的想象,同时也透露出对边塞壮丽景色的复杂感受。

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开阔,既有对边塞风光的真实刻画,又饱含戍边者的深沉感慨,在苍凉的画面中蕴含着豪迈的气概。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