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都厢见过

彷佛巴东县,空横尽日船。
晴占收麦候,寒似养花天。
岚湿窗纱重,云明幌楮鲜。
商星与参子,相别动经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日常场景,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和人生感慨,传递出时光流逝、聚少离多的怅惘。

前四句写景:
开篇用"彷佛巴东县"勾起回忆,眼前停泊的船只像极了当年巴东县的景象,船整日横在水面无人问津,暗示孤独感。接着用对比手法写天气的微妙——明明是晴朗的收麦时节,却透着养花时节的寒意,这种矛盾感暗含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中四句写环境:
潮湿的山雾浸透了窗纱,显得格外沉重;云开雾散时,帷帐上的花纹突然变得鲜亮。这两句像一组动态镜头,通过"湿"与"明"的切换,生动表现了天气变化对居所氛围的影响,也隐喻心情的起伏。

后两句抒情:
结尾突然转向天文意象,用商星(黎明出现)和参星(夜晚出现)永远不得相见的典故,比喻自己和友人如同这两颗星,一别之后常年难聚。把日常离别上升到宇宙时空的尺度,让惆怅之情显得格外深邃悠长。

整体魅力:
诗人把平凡的船、麦、云、窗写得充满情感张力,最后用星辰作比,让读者瞬间感受到:人生中那些看似普通的分别,其实都藏着天地般辽阔的遗憾。这种从小景物到大情怀的升华,正是古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