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树楼初成以诗落之九首 其三

列垣周四隅,与楼势回环。
凭高无远瞩,胡以开心颜。
窍壁延绿阴,少见天疑悭。
别添一小阁,忽涌海外山。
豁然百里目,乃在圭窦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新建了一座小楼,但一开始发现视野受限,后来巧妙改造,意外收获开阔美景的过程。

前四句说:新楼的围墙围得太严实,挡住了视线。虽然站在高处,却看不到远方,心情自然不舒畅。这里用"回环"形容围墙的封闭感,"开心颜"指愉悦的心情,说明诗人对视野的重视。

中间两句用生动的比喻:墙上开的小窗透进一点绿荫,天空小气得像舍不得给人看似的。"窍壁"指墙上开的小洞,"悭"是吝啬的意思,把天空人格化了。

转折在后四句:诗人灵机一动,加建了个小阁楼,结果像变魔术一样——海外仙山突然在眼前展开!原本狭窄的墙洞(圭窦),现在竟能看到百里风光。"涌"字用得妙,仿佛山海是自己跳出来的,充满惊喜感。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记录生活小智慧:通过建筑改造获得美景,说明快乐需要主动创造
2. 对比手法强烈:从"疑悭"到"豁然",情绪转折令人共鸣
3. 比喻新鲜有趣:把天空比作小气鬼,把阁楼比作魔术窗口
4. 启发读者:生活中换个角度,可能发现意想不到的精彩

就像我们装修房子,最初设计有缺陷,但稍作改动后获得意外惊喜,这种成就感正是诗的动人之处。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