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皇帝挽词五首

艺祖开皇极,何心畀后昆。
天将翊尧运,世复见汤孙。
武接规模在,仁追典则存。
煌煌宋宗社,永永配乾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歌颂宋孝宗的挽词,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赞美他的功绩和品德。

前两句说宋朝的太祖(艺祖)开创了伟大的基业,这份基业自然要传给后代子孙。这里用"畀"(给予)字,把江山传承写得像长辈给晚辈礼物一样亲切。

中间四句用比喻手法夸孝宗:
1. 把他比作尧帝和商汤这样的圣王,说他是上天派来延续盛世的天选之子。
2. 说他既有开国太祖(武)的雄才大略,又继承了仁德治国的传统。用"接"和"追"两个动词,把治国方略写得像接力赛一样代代相传。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辉煌的宋朝江山,就像永远不变的天地一样长存。这里用"煌煌"形容宋朝的强盛,用"永永"强调传承的永恒,把国家命运和自然规律相比,显得特别庄重。

全诗就像给孝宗的一生写颁奖词:先说祖辈功劳,再夸本人品德,最后上升到历史地位。用老百姓都懂的尧舜汤武作比,既显得高大上又不难理解。最妙的是把治国理政比作"接力赛",把国家比作"天地",让严肃的政治主题变得生动形象。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