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厓山

元宋兴亡谁可论,楼船云拥向南巡。
百年历数应天运,一代君臣问水滨。
土掩芦衣成往事,波沈玉玺与何人。
荒流夜半潮声急,隐隐犹闻战鼓频(明黄淳《厓山志》卷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南宋灭亡的崖山海战为背景,用通俗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悲壮的历史画卷。

前两句用"元宋兴亡"点明主题,像说书人开场般抛出问题:这段历史该由谁评说?"楼船云拥"的画面感很强,仿佛让我们看到元军战船如乌云压境,逼得南宋小朝廷一路南逃。

中间四句用"百年历数"和"一代君臣"形成强烈对比——百年的王朝气数已尽,而最后的君臣却只能在海边问卜命运。"土掩芦衣"暗指南宋小皇帝被草草埋葬,"波沉玉玺"则象征皇权永沉海底,两个意象把王朝覆灭的凄凉写得很生动。

最后两句最震撼,诗人夜听潮声,恍惚间竟听见战鼓回响。这里的潮声既是真实的海浪,也是历史涛声的回荡,让读者仿佛亲临那个血与火的夜晚。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比直接写战争场面更让人揪心。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芦衣""玉玺""战鼓"这些具体物象,让读者自然感受到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沉思。就像用蒙太奇手法剪辑的几个历史镜头,既有宏观的兴亡感慨,又有细节处的苍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