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早秋

茫茫云水,濛濛烟雨,寂寞空山翠里。
哀蛩满壁吊黄昏,正宋玉、销魂时候。
苍葭梦杳,铜壶漏永,一夜霜花寒透。
愁颜莫向镜中看,多应是、西风吹瘦。

现代解析

这首《鹊桥仙·早秋》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秋时节的萧瑟与愁绪,读来像一幅水墨画,又像一首忧郁的小夜曲。

上片写景:空山雨雾中的孤独
开篇"茫茫云水,濛濛烟雨"八个字就勾勒出雨雾笼罩的山水画卷,远处的山在青翠中显得格外寂静。傍晚时分,满墙蟋蟀的哀鸣(蛩即蟋蟀),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宋玉悲秋的典故——这里用"销魂"二字,把自然景物和人的伤感情绪完美融合。

下片抒情:长夜寒霜里的愁思
"苍葭梦杳"化用《诗经》中芦苇苍苍的意象,暗示梦想飘渺;"铜壶漏永"说更漏声长,强调秋夜难熬;"一夜霜花寒透"更是用身体感受写心理寒意。最后两句最妙:劝人不要照镜子,因为西风(秋风)不仅吹落了树叶,仿佛也吹瘦了人的容颜——这种拟人化的写法,把无形的忧愁变得肉眼可见。

全词精髓
通篇不用一个"愁"字,却通过云雨、虫鸣、夜霜、西风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浸透骨髓的秋愁。最打动人的是最后"西风吹瘦"的联想,既写季节变化,又暗喻人生憔悴,堪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典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