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帖子词皇帝閤 其二

雨旸皆应节,和气满平畴。
欲识天颜喜,农家麦有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祥和画面,语言通俗却充满深意。

前两句"雨旸皆应节,和气满平畴"用大白话说:该下雨时下雨,该晴天时晴天,气候规律得就像踩着节拍,田野里弥漫着祥和的气息。这里用"应节"这个拟人化的词,把自然规律写得像懂音乐一样有节奏感。

后两句"欲识天颜喜,农家麦有秋"特别巧妙:想知道皇帝为什么高兴?看农民麦子丰收就知道了!这里把皇帝的心情和农民收成直接挂钩,既夸了皇帝心系百姓,又用金黄的麦浪暗示治国如种田,风调雨顺靠的是明君治理。

全诗最妙的是把天气、庄稼、皇帝心情这三件看似不相关的事,用"和谐"这个主题串成珍珠链。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让读者从麦田的丰收景象中,自然感受到太平盛世的喜悦。就像我们今天看到农民丰收会想到国家政策好一样,古人用麦子作"幸福指数",既接地气又有深意。

汪应辰

(1118—1176)信州玉山人,初名洋,字圣锡,学者称玉山先生。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第一。除秘书省正字。因疏奏忤秦桧,出通判建州、袁州、静江府、广州,流落岭峤者十七年。桧死,始还朝。刚方正直,遇事敢谏。以敷文殿直学士充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甚有政声。入为吏部尚书,寻兼翰林学士并侍读,所撰制诰温雅典实。在朝多革弊事,得罪中贵,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复连贬官秩,遂辞官家居。卒谥文定。少受知于喻樗,又从吕本中、胡安国、张栻、吕祖谦游,学问博综,精通义理。有《文定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