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春兴十章 其六

残山剩水日婆娑,谁送春光到薜萝。
地僻自宜佳客少,花疏偏觉暗香多。
林坳草嫩鹿游牝,蓐薄桑柔茧作蛾。
浊酒一壶琴一曲,春声翻入紫芝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春日隐居生活,充满了自然野趣和淡泊情怀。

前两句写残存的山水中,春光悄悄爬上了野藤。用"残山剩水"暗示这是远离尘嚣的地方,"薜萝"这种野生植物更增添了山野气息。诗人似乎在问:在这偏僻的地方,是谁把春天带来的呢?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隐居环境的宁静美好:地方偏僻所以访客少,花儿不多却暗香浮动;林间嫩草上有母鹿漫步,薄薄的蚕蓐上桑叶柔软,蚕茧正在化蛾。这些画面充满生机却不喧闹,连香气都是"暗香",符合隐士追求的恬淡意境。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喝着浊酒弹着琴,把春天的声音谱成了《紫芝歌》——这是古代隐士常唱的歌谣。诗人用最简单的生活器具(浊酒、素琴)和最自然的春声,表达出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

全诗妙在通过"残山""地僻"等看似荒凉的描写,反而衬托出隐居生活的真趣。就像现代人偶尔会向往"逃离城市"一样,诗人展现的正是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生活状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