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隐寺夜泊

为爱寺名好,归舟逗晚过。
我真松隐者,可奈俗缘多。

现代解析

这首诗就像一段深夜里的心灵独白,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现代人都会有的矛盾心情。

前两句像随手拍下的生活片段:诗人因为喜欢"松隐寺"这个名字,特意在傍晚让小船靠岸停留。这里的"寺名好"不是随便夸夸,松树象征坚韧,隐居代表超脱,这个名字正好戳中了诗人向往的生活态度。

后两句突然转折,像朋友聊天般坦白:"我骨子里就是个想隐居松林的人啊,可现实中的琐事太多了!""可奈俗缘多"这句特别有共鸣——谁没经历过"想躺平却被生活拽起来"的无奈呢?诗人用"我真...可奈..."的句式,把理想与现实的拉扯说得特别鲜活。

全诗妙在毫无修饰的真实感。没有刻意描写寺庙景色,反而聚焦在"寺名"引发的心理波动;不假装清高,坦然承认被世俗牵绊。这种"一边向往诗和远方,一边应付眼前苟且"的状态,就像当代人发朋友圈吐槽加班又想辞职去旅行,瞬间拉近了千年距离。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