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坐小阁

雏女笑咿哑,疏帘委委斜。
酒浇清苦月,诗慰寂寥花。
影落回风雁,先分坐树鸦。
侍儿供茗碗,幽事在山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淡泊、清雅的生活情趣。

首句“雏女笑咿哑”,描写了一个年幼女孩天真无邪的笑声,带着些许含糊不清的咿呀声,给人一种温馨、纯真的感觉。这个细节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基调。

接下来,“疏帘委委斜”描绘了帘子轻轻垂下的情景,帘子的“委委斜”姿态显得随意而自然,暗示了环境的闲适与放松。这种不经意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

“酒浇清苦月,诗慰寂寥花”这两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酒与月、诗与花,都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用“酒浇清苦月”来表达月光的清冷与酒的苦涩,仿佛是在借酒消愁,但又带着一丝对生活的豁达。而“诗慰寂寥花”则用诗歌来抚慰那些孤独的花朵,暗示了诗人通过创作来排解内心的孤寂与感伤。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也展现了他对自然与艺术的深情。

“影落回风雁,先分坐树鸦”这两句则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静谧与诗意。雁影在风中回旋,树上的乌鸦静静地栖息,画面充满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给人一种宁静中带有生机的感觉。

最后一句“侍儿供茗碗,幽事在山家”将场景拉回到现实,仆人端来了茶碗,诗人则在山中幽居,享受着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这句诗不仅点明了诗人的隐居状态,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简朴、自在生活的满足与珍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艺术和生活的热爱,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美好。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