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行船途中遭遇风浪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简单的画面传递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出行船的体验:乘船本是一件惬意的事("佳兴"),但遇到风浪就变成危险的路途。这里用"风波"暗喻人生路上的困难,暗示人生就像航行,不会永远一帆风顺。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码头景象:诗人看到无数船只首尾相连地停泊("衔尾千艘泊"),各种奇怪的船只争相靠岸("争头万怪趋")。这些描写不仅展现码头繁忙,更暗指世间人们为利益奔忙的众生相。诗人说"我心何所惧",表明自己超然的态度——虽然世道艰难("世路此无殊"),但他并不畏惧。
最后两句是全诗亮点:诗人想象自己像飞鸟般轻松脱离困境("飘然不终日"),潇洒地向混浊的河水挥手告别("挥手谢淳洿")。"淳洿"指浑浊的水,象征世俗的纷扰。这个结尾展现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全诗妙在将一次普通的停船经历,升华成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人用码头百态比喻世俗追逐,用风浪象征人生坎坷,最后用潇洒离去表达超脱心境,让读者在简单的行船场景中,看到深刻的人生智慧。
祖无择
( 1011—1084)蔡州上蔡人,初名焕斗,字择之。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