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有感二首 其一

苍苔径滑明珠殿,落叶林荒羯鼓楼。
渭水都来细如线,若为流得许多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骊山荒凉衰败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愁绪。

前两句写骊山上的建筑已经破败:长满青苔的小路湿滑难行,曾经华丽的明珠殿如今荒废;落叶堆积的树林中,羯鼓楼也显得荒芜冷清。这些景物暗示着昔日的繁华已逝,只剩下凄凉。

后两句转向写渭水:远远望去,渭水细得像一条线。诗人不禁感叹:这么细的河水,怎么能流得走我心中这么多的忧愁呢?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把无形的愁绪比作有形的河水,突出表现了愁绪的深重。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和巧妙的比喻,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融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时间无情和人生愁苦的永恒主题。最精彩的是最后两句,用"细如线"的河水与"许多愁"形成强烈反差,既形象又深刻地表达了愁绪的浓重。

0